文章详情

德谟克利特的人生哲学

发表于 2019-03-26 15:10
  心理导读: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学说代表了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以这个学说为基础,他提出了幸福主义的生命观。    ---www.tspsy.com
 
德谟克利特的人生哲学

德谟克利特的人生哲学
 
  何谓生命的意义?也就是生命存在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并不简单的哲学命题。他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趋向,也放映了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立足点,说到底它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一直到近代和现代,历史上数不清的哲学家对于这一问题做出了他们各个不尽相同的回答,我们可以沿着他们的足迹,一路追寻下去。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学说代表了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以这个学说为基础,他提出了幸福主义的生命观。他认为构成理性的原子是圆滑和精密的,而构成感性的原子是粗糙且没有光泽的,这两种原子构成了两种认知,也形成了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和心灵两种幸福和快乐。
 
  德谟克利特认物质享乐是合理且必需的。他说:“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他还说:“应该深切体会到人生是变幻无常。它常为许多不幸和困难所烦扰,因此只要安排一个中等的财富,并且把巨大的努力限制在严格的、必需的东西上。”不过,德谟克利特又认为,幸福和快乐并不是单纯停留在感官系统的享乐和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因为无节制的物质欲望是粗糙且没有光泽的原子刺激的结果,虽然有时候这种需求是合理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会带来与人的幸福和希望完全相反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结果,首先必须要对欲望有所节制。他说:“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烈,而且应当拒绝没有益处的快乐”
 
  其次,要做到心灵的平静和舒适。就需要明白“生活的目的是灵魂的安宁”这句话的内涵。由于这种安宁,灵魂就可以平静地生活着,不会被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情感所因扰。德谟克利特还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滑和精密原子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奉福和快乐,如果一味追求物质方面的快乐,就成为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且永久的,后者是低端且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原则,就是得到精神的幸福和节约物欲。德谟克利特对于快乐和幸福的认识,既和唯神论的观点不同,即把精神看作一切的观点,也和庸俗的享乐主义不同,他是一种控制起来的幸福主义,即在节制的基础上寻求快乐。
 
  德谟克利特的理论虽然带有主观性,但他利用原子来指代感性与理性、肉体与心灵的思路是非常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他节制欲望的理论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生命观是有相似之处的,他明确指出了人应该节制自己滔滔不尽的欲望,特别是那些并不是生活过程中所必需的欲望,否则便会产生更多的痛苦,所以他得出心灵的享受才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最终结果。这些观点即便是在今天也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它凸显了人相对于动物优越性的体现,即精神的快乐是真正的、持久且高尚的快乐,单纯追求物质欲望则是虚假的、短暂的和低级的快乐。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德谟克利特的思想与中国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也曾说过“过犹不及”,而《中庸》也明确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由此可见,儒家是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以及行为的合理性的。南宋的朱熹又将儒家这一思想推向了一个极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从而开创了宋明理学的新局面。不过,朱熹的理论相对于德谟克利特,就显得太过于形而上学了。
 
  德谟克利特的简介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渊愽,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中,他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同时,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他是古希腊杰出的全才,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
 
  和当时许多抱怨者和悲观主义者不同,他是一个乐天派的哲学家,整天乐呵呵的,以至于他不是以哲学闻名而是以笑声闻名。
 
  因为有着乐观的心态,他一直活到90岁,他说:“如果人活着没有快乐,那么他并不是真正的活着,而是漫长的死亡。”
 
  有不少人曾经问他:“你既不是很富裕又不是很有权势,为什么还会如此幸福和快乐?”他这样回答那些人:“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不断地打开心灵的扉页,可我们总感觉灵魂的页片太小,不太活跃,感觉跳跃的人生舞台没有自己想象的宽度,感觉到自己只是扮演着人生的小角色,而不能更多的改变,渴望寻找灵魂更为宽广的空间,寻找自我的完美风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一直困惑着我们,使我们不能真实地对待自己,是我们欲望的心灵无休止的苛求,还是我们在完美的梦幻中的遐想。是我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自身的不完美,而错失了生活真实的元素,生活中不完美的体现实际上是人生的和谐与自然,那里面包含着我们人性的优点与缺点,包含着我们对人生的处世态度,包含着我们在天地世界不停地耕耘幸福,播种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他的话既朴素又充满哲理。如果你看到了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并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适应生活,面对各种挑战,那么,通过努力,你的一切合理的愿望都会变成现实。
 
  希腊的老百姓都很喜欢他,但他总是在正统界遭人排斥。他喜欢讥讽当时的正统思想和学说,一些人说到他时会说:“这个人出生于盛产白痴的阿布德拉。”在他的敌人中最出名的是柏拉图,柏拉图曾气得一天到晚吵着要烧毁他的全部著作。
 
  他认为世界不是由什么绝对精神、理念、数之类虚无的东西构成,而继承了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哲学路线,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他的思想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赞扬,他也被马克思称为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学者”。
 
  但让人不解的是,这位“经验的自然科学家”不相信感性的东西,以致晚年自己弄瞎双眼。当人问起原因时,他说是为了不让自己被眼睛看到的东西所蒙蔽,当然也有人说因为他认为自己虽然能够看到无数美女,却因年迈而无法去爱她们,就用强光照瞎了自己的眼睛。因为他既不是一个放荡的公子哥,但也不是一个节欲者,他就是一个寻求感官快乐的人。他叫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的名言
 
  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
 
  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如果人活着没有快乐,那么他并不是真正的活着,而是漫长的死亡。
 
  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真理只能和相信真理、爱好真理的人谈论。对于那些昏庸的家伙,只能用别的办法去对付。
 
  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
 
  (编辑:tspsy-张茵 | 来源:心灵花园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