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

发表于 2020-07-02 11:16
  心理导读:我们每天在变化中,却很少能感觉出变化之速,纵使有一天“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发现自己已是白发苍苍,这时也许会叹韶光如驰,但仍然只是一声悲叹而已,并没有从变看到反,看到死亡之后骨肉化作土。    ---www.tspsy.com
 
道德经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道德经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道德经》一书虽只有短短的五千余字,但由于它是智慧的结晶,所触及的问题很广泛,这就如同高悬的明月,它的光辉可以遍照山河大地。不过现在我们既然研究他的思想精髓,便必须避开其他各方面的问题,直接去透视他的智慧。引导我们通向这种智慧的途径有三条:
 
  (一)常者,道之体
 
  历代研究老子思想的人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几乎都是以“无”为道之体。据《晋书?王衍传》记载: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特以化生,万物特以成形,贤者特以成德,不肖特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晋书》卷四十三)
 
  从这段话里可见,魏晋的玄学家们简直用“无”字取代了“道”的地位。何晏以为道是“惟无所有者也”(何晏《无名论》),王弼以为道是“无之称也”(王弼《论语释疑》)。直到近代,胡适也承认“道即是无,无即是道”(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冯友兰虽然强调无不等于零,但也承认老子“谓道即是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其实,“无”是对“有”而言,是因“有”而“无”。“无”和“有”都是属于现象界的相对性无论执“无”、执“有”都将落于两边。但在一个真正形而上的道体中,是不容有边见存在的,所以,老子的“无”只是变道的运用,而不是道之体,这个道之体乃是“常”。
 
  可是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老子的“无”只是变道的运用呢?因为老子常用玄、妙、朴、静等境界去描绘道体。当然这些并非就是道体,而是老子用来截断一切心念意识、思维造作的闻门,使我们的理智触角受到阻碍后碰壁而回,了解这个道体是不可名状、不可思议、不可造作、不可追求的,于是便从无名、无知、无为、无欲中去体合大道。所以老子的“无”既不是道
 
  体,也不等于零,而是一种澄清的作用,使我们透过它可以破现象之假有,显本体之真如。
 
  那么,既然“无”不是道体,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代之以“常”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把“常”字作一分析。在《老子》书中、提到这个“常”字的地方有十七章之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独的一个“常”字,指宇宙人生的常规、普遍永恒的法则,这是属于道体自然的一面,如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第二类是和道、德、无、有等配合起来,指本体界不是用观念意识所能触摸的,这是属于道体超越的一面,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注:端倪也)。(《道德经?第一章》)
 
  第三类是一般的应用,指“经常”“恒久”的意思,这是属于道体运用的一面,如: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注:因物以明)。(《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从这三类分析可见,老子的“常”字从其运用面来说,是“欲以观其”,是不离于“有”;从其超越面来说,是“欲以观其妙”,是不离于“无”;从其自然面来说,是同谓之玄、妙复归于朴、静,是不离“有无”,也不落“有无”的。所以这个“常”字远比“无”字更为圆融,更能写出道体的精神。这个“常”字,有永远在变而又永远不变的意思。正像条河川,时时刻刻在那里流,可是千年如一曰,未曾流到那里。这个永远在变的是道的运用面,在这里引出了老子的变道思想;这个永远不变的是道的超越面,在这里产生了老子的形上思想;这个变而不变、不变而变的是道的自然面,在这里才触及了老子的道体精神。因为老子的道是常,这个常也就是自然。
 
  不过,老子所谓的自然并非指自然界的现象,他曾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十五章》)
 
  可见自然界里的地和天,犹以道为法。那么,这个道所法的自然势必与自然界的现象不同,而是使这种现象之所以如此的法则。但道已经是最高的法则了,在它之上不可能别有法则存在,因此它所法的自然只有还归自身,也就是顺其自然如此的意思。所以老子的自然是指道体的本来如此,这就是“常”。
 
  (二)反者,道之动
 
  然而这个道体何以能变而不变、不变而变呢?这是因为它的变是周行不殆的变,是循环不息的变,正如老子所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在这里,老子告诉我们这个道之所以能“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乃是由于这个道的变是由大变逝,由逝变远,由远而变反。一提到这个“反”字,也许有人会怀疑:既然这个道变“反”了,岂不是已经“改”了,已经“殆”了,又说什么独立和周行?其实,老子的这个“反”字有两层含意:一是变易的反,一是复归的返。如: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这是变易的反。又如: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德经?第十六章》)
 
  这是复归的返。而老子之所以只写一个“反”字,乃是因为这个“返”字必须包含在“反”字中。如果另立了一个“返”字,那么这个“反”字便失去了应有的归趋,也失去了由变道而复返常道的精神。可是一般人由于不知“返”字,因此也就误解了这个“反”字,他们的错觉往往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只知变而不知反。我们每天在变化中,却很少能感觉出变化之速,纵使有一天“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发现自己已是白发苍苍,这时也许会叹韶光如驰,但仍然只是一声悲叹而已,并没有从变看到反,看到死亡之后骨肉化作土。像小说《茶花女》中的那位少年,热情得在女友死后要开棺赴约,可是却发现以前那样明眸皓齿、颜如桃李的爱人现在却是白骨嶙嶙,骷髅一具。这种事变之反,在生活中虽然比比皆是,但我们并没有常常感觉到。即使感觉到,也感觉得并不深切,只是在“变”上悲叹,而不能在“反”上体会。另一种是只知反而不知返。因为人类的心理都是好盈恶亏的,看见从无到有的变化便以为是自然的发展而毫不为怪。比如我们从少到老尽管其间变化很大,总以为自己在成长,在迈向将来,可是有一天到了死亡将至才发现变化之速。再如我们求利追名,或由苦工而到富翁,或由布衣而至卿相,但这都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心有所迷,也就不会感觉其中的变化,直到有一天,不幸因暴富而遭横祸,因功高盖主而遗杀身之祸,这时才心有所悔,痛感造化的弄人。其实从有到无的突变固然是变,从无到有的渐变也是变,而且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又是循环的变。在从无到有中,早已潜伏了从有到无的因子,这因子是“反”,而从有到无之后,也早已含有重新从无到有的种子,这种子就是“返”。可是一般人往往只看到变的一面反,而看不到又回复不变的一面——返。
 
  由于人们的知见常常会有这两种错觉,所以老子特别提出这个“反”字,要我们看清宇宙人生的变化是波浪式的起伏是连环般的运行,由正变到反,再由反复归于正。就变化一面来看,是永远在那里变,在那里动;但从不变一面来看,却永远是那一个波浪,那一套连环。
 
  我们在变化之流中就好像掉入了无底洞似的,只有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往不可知的深渊中坠落,正如庄子的描写:
 
  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苏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
 
  而老子提出的这个“反”字,却是在无限坠落中的一块踏脚板,使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变化不是乱变的,而是有规则的。至于如何去把握这个规则,使我们能从无限的坠落中跃起,这便是老子告诉我们的一套处世的变道了。
 
  (三)弱者,道之用
 
  老子整个变道的灵魂就在于一个“弱”字。
 
  也许有人会怀疑:既然老子认为宇宙人生的变化是循环不息的,那么强变为弱,弱变为强,强又变为弱,强弱辗转不已,为什么一定要用弱,而不用强呢?其实老子所谓用弱,并非要我们真正变得衰弱无能,而是因为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好强的,这个强,实际上已包含了“物极必反”的危险因子。所以老子要我们重视这个强之“反”——弱,透过了弱,再“返”于常道之真强。
 
  其实,老子用弱的真意大致不出以下四点:
 
  第一,知足常乐。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这是告诉我们一切的祸患都是由于好贪求、不知足,有了汽车,想洋房;有了娇妻,爱美妾。这样,永远也得不到安宁,得不到快乐。所以唯有知足才是“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才是恬淡自然的人生。
 
  第二,不露锋芒。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注:锐也)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
 
  这是告诉我们树大招风、物极必反的道理。因为露才显己、好强斗狠对于自己来说,已忘了本,已失去了平稳的步子;对于别人来说,更引起妒忌,成为争逐的对象。所以老子要我们“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但这并非自安于衰弱,而是不露锋芒,即是不露弱点,这才是明哲保身的做法。
 
  第三,把握枢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六十四章)
 
  这是告诉我们任何事态的发展都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必定是整个过程中最微最脆之处,所以也就是弱点。老子要我们用弱,即是把握住这一起点,在问题尚未形成之前先予以打消;在问题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先予以解决。这种“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功夫,オ是真正的应变之术。
 
  第四、曲成之道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这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变化都是循着曲线进行,这条曲线也就是自然的轨迹。我们处世应变也必须循着这条轨迹,不争而得,无私而成,正像江海之处下,反而为百川所同归,所以这种曲成的原则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
 
  从以上四点来看,老子的弱道为用并不是要我们处“弱”相反的,是要我们去“弱”,他曾说: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注:丝节也)。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这段话里的“若”字意味最为深长。明道并不就是昧,而是若昧。这即是说,常道并不就是弱,而是在表面上像弱罢了。所以,老子的“弱”字实际上有如一把双锋的利刃,一面除强,一面去弱,使我们同时超越了强弱的观念,由变道而返归于常道。
 
  (编辑:tspsy-美美 | 来源:心灵花园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