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小丑》从童年创伤到恶魔的演变

发表于 2019-10-21 17:01
  心理导读:《小丑》这部电影,虽然点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但同时也告诉着我们,如果在任何一个阶段,有人伸出援手帮助了亚瑟,都有可能阻止整出惨剧的发生。    ---www.tspsy.com
 
《小丑》从童年创伤到恶魔的演变

《小丑》从童年创伤到恶魔的演变
 
  「正因为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极其复杂,从来不易归因于单一因子或事件,因此无论从科学、法律,甚至哲学的观点,长期浸淫于司法行为科学与法律的实务工作者,其累积的知识越多,往往越不愿走那条思考上的捷径,不希望把犯罪单纯地简化为犯罪者一身、一时、一地的个别行为,进而主张单纯地给予对应的惩罚或杀戮。因为这样的认定根本无助于解决人类所面对的犯罪或司法问题,只是找出一头供多数群众泄愤的代罪羔羊而已。」
 
  电影《小丑》描述了这个经典反派的起源故事。
 
  针对这部电影,我会将我的分析架构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主角亚瑟的哪些经历引发他对社会展开报复行动,第二部分则探讨群众群起效尤的效应。

  失效的家庭,先天不良的开始
 
  如果探讨一下《小丑》的主角亚瑟,之所以会犯下杀人案的起因,可能可以追溯到童年非常早期:受虐等「童年逆境经验」(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对大脑的影响。
 
  《深井效应》一书就有提到,情感虐待、肢体虐待、性虐待等童年逆境经验(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和成年后忧郁症、药物滥用、酒精滥用、试图自杀、各种慢性疾病等等都是有关的。从我们出生的时候开始,我们就有依赖他人的本能。这种本能,即便当我们的照顾者,无法为我们提供照顾,当我们遮风避雨的避风港,同时又成为虐待我们的施虐者时,我们依旧会依赖他们,因为依附是人的本能(可参考依附理论系列文章)。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小孩,除了比较有可能发展成矛盾依附之外,同时还有可能带来更多负面的效果。
 
  电影中呈现,亚瑟在童年养母亲不但患有妄想症与自恋型人格,且放任他被虐待。除了受虐,母亲遭受暴力对待与家中有心理疾病患者1这两项童年逆境经验,也都发生在了亚瑟身上。这些经验可能使得亚瑟的大脑,遭受到了许多发展上的负面影响。童年逆境经验可能会因为高皮质醇浓度而导致海马回缩小、大脑前额叶皮质受到抑制、杏仁核过度活化。
 
  探讨暴力行为的时候,我们会比较关注前额叶被抑制与杏仁核过度活化的部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费尼斯·盖吉(Phineas Gage)这位先生,他原本是个好好先生,因为一场意外造成铁棍穿过前额叶,从此性格大变、暴力无比。没错,前额叶是有助于我们做出道德判断的重要脑区,如果一个人前额叶受损,确实做出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就提高了,再加上杏仁核这个让我们警戒外界危机的脑区,在童年受虐的人身上过度活化,也让他们变得更容易对外在感到威胁、产生敌意。
 
  在《上帝的黑名单》一书当中,作者引用198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针对36名连续杀人案公布的调查报告,里面指出了这些连续杀人犯,有几个共同特征,其中包含家庭破碎、家族遗传精神疾病、几乎都遭受虐待、有高智商却无法专注,以致于长大后很难学得一技之长,难以找到工作5。正因为他们的童年,无法提供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甚至还成了他们的人间炼狱,因而导致这些人的大脑受损。
 
  但是大脑受损并不代表着会犯罪,是什么让亚瑟走上暴力犯罪这条路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可以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来做探讨。
 
  缺少的保护因子与渐增的危险因子
 
  变态心理学在探讨人格违常时,主要会采取「保护因子」与「危险因子」两个角度。当周围的保护因子越多、危险因子越少的时候,无论先天条件如何,就不容易发生后天失调造成人格违常,这是变态心理学的观点。
 
  什么是保护因子?保护因子就是「保护一个人免于后天失调的因子」。在《深井效应》一书中,作者就提到,睡眠、心理健康、健康的人际关系、运动、营养、冥想等六大项目,是让一个经历童年逆境经验的人,能够免于后天失调的重要因素4。然而,从电影中可以看到,亚瑟的保护因子──定期的晤谈──被政府给裁撤掉了,他也不再吃药,再加上他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他缺少或后来丧失的保护因子。
 
  而危险因子指的是「让一个人陷入后天失调的因子」。亚瑟无故被小屁孩抢走广告看板并被痛殴、被老板责骂、被同事硬塞了一把枪、因为枪枝被发现而被革职,这些环境中的强大挫折都是造成亚瑟犯罪的危险因子。再加上接下来一连串的事件引爆才造成他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并不是所有遭受童年逆境经验的人,都会成为杀人犯,亚瑟或许就刚好那么衰的,先天不良、后天失调。
 
  除了先天失调,还包括了许多危险因子才让主角走上了危险犯罪的道路。图/ IMDb
 
  然而,我还是必须要说,先天失调加上后天不良,并不代表一个人就一定会犯罪,心理学探讨的是机率与可能性。与其读完这篇文章后,将身旁受挫的人们贴上危险人物的标签(这就是一个危险因子),倒不如成为他们的保护因子,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医疗、心理咨商等资源,以及同理与关心他们。
 
  个人行为如何引发集体暴动
 
  在文章后半段,我则要谈谈,电影中亚瑟杀害三名上流人士,为何会引发接连群起暴动。
 
  亚瑟在杀害三名欺侮他的人的时候,并不是事先策划好的,他也没有想到会带来社会这么大的动荡。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整个故事的背景集合,包含了「他杀的刚好是上流人士」、「这座城市贫富差距很大」、「媒体渲染式的报导」。这样的背景在电影中使得一些过得不好的人,自我投射、站在「小丑」这边,戴上小丑面具上街游行抗议。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神经,这种神经元很特别,例如我们看见别人的身上有虫在爬,也会觉得自己的身体痒,就是这种神经造成的。这种天生「认同」的本能会受到一些讯息而激发,就像《小丑》电影中一样,让这些平时过得不好的人,站到了小丑这一边,对抗那些满口「我是来帮助他们的」的政治人物。
 
  过去研究发现,当受试者观看与自己相同族群的人做一件事情,比起观看与自己不同族群的人做一件事情,镜像神经元的反应是比较强烈的。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就有对认同的族群产生模仿行为的脑神经  注1。
 
  而这些贫穷的群众充满不满的情绪,看见有人对富人展开杀戮,便比较有可能站在小丑这边。在电影中就出现了上街示威游行抗议,甚至随意破坏市政、杀戮有钱人士等行为,让整部剧的张力来到最高点。
 
  不过,这些人之所以敢做出这些行为,除了镜像神经元带来的认同感,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讨论:「挫折侵略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与「去个人化( Deindividualization)」。
 
  「挫折侵略」简单来说就是「迁怒」:当人们对政府、对有钱人的不满无处发泄时,若遭受这些人的侵略,便成为他们犯罪的最好理由,例如警察要求火车上的每个人拿下面具,就造就了他们殴打警察的结果。
 
  而去个人化则是指:当每个人隶属于一个群体里的时候,他们代表的是这个群体,个体感也就消失了,也因此,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需要由个人来负起责任,而是群体共同承担(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个人自认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降低了。当每个人都戴着小丑的面具,每个人都是小丑,人们便越有可能做出在地铁中痛殴警察、在街上到处破坏等等的行为注2。
 
  许多历史上重大的事件,都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的,如纳粹的迅速崛起,便是一个最佳的例子。如果对这部分有兴趣的朋友,我另外推荐《恶魔教室》这部探讨群体效应的电影,很值得一看。
 
  最后,我还是想说,《小丑》这部电影,虽然点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但同时也告诉着我们,如果在任何一个阶段,有人伸出援手帮助了亚瑟,都有可能阻止整出惨剧的发生。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