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疯狂动物城》中的偏见与歧视

发表于 2019-03-13 12:27
  心理导读:在一般的情况下,虽然我们会偏爱自己团体的成员,但是不会对其他团体产生敌意,只是单纯地维持中立情感而已;就好像在疯狂动物城当中,所有同种的动物会居住在一起相互帮助,但不会去刻意攻击其他种类的生物。就好像我们可能会对和自己同社团的人比较好,可是不会无缘无故去攻击其他社团的团员一样。    ---www.tspsy.com
 
《疯狂动物城》中的偏见与歧视

《疯狂动物城》中的偏见与歧视
 
  迪斯尼动画片《疯狂动物城》(Zootopia,取自 zoo 和 utopia 两个单字),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往电影院观赏。但是在兔子哈茱蒂的警察梦背后,这部电影藏着许多偏见与歧视的议题。就好像以前常常听到的那些话:「女生念理工科又不吃香」、「读哲学又找不到工作」等等,许多偏见与歧视充斥着这个社会,阻挠着我们追求梦想的心。
 
  一、偏见、歧视与刻板印象
 
  那么,社会当中的偏见和歧视,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要形成偏见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过去的研究人员发现,我们很容易就会对和自己分属不同团体的人,产生负面的态度。我们会对这个社会当中形形色色的人进行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把社会上的人们分成跟自己属于同一群的内团体(in-group)与和自己分属不同群体的外团体(out-group)。
 
  当我们在把自己和他人做分类时,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团体看得比其他团体优秀,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线索,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例如 Henri Tajfel(1971) 就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受试者评估一堆点点的数量,并随机指派受试者到两个群组里面,告诉他们其中一组是「圆点高估组」──他们估计出来的点点都比较多,另一组是「圆点低估组」──他们估计出来的点点都比较少;但事实上,这是心理学家骗他们的,其实他们只是被随机分组而已。接着,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分配金钱给两团体的成员,结果发现,他们在分配酬劳的时候,会把较多的钱分给和自己同一组的人,尽管他们只是依据如此无厘头的方式被分组而已。由此可见,尽管只是如此微薄的线索,都会让人们产生区分团体的倾向,并偏爱自己团体内的成员。
 
  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虽然我们会偏爱自己团体的成员,但是不会对其他团体产生敌意,只是单纯地维持中立情感而已;就好像在疯狂动物城当中,所有同种的动物会居住在一起相互帮助,但不会去刻意攻击其他种类的生物。就好像我们可能会对和自己同社团的人比较好,可是不会无缘无故去攻击其他社团的团员一样。
 
  但是,当团体内的资源短缺时,有限的资源只能供给其中一个团体,那么在此时,团体的偏见就会渐渐演变成为歧视的行为;就好像疯狂动物城当中的那句台词:「恐惧就是制造对立最好的方式。」当哈茱蒂说出了那些不该说的话之后,草食性动物开始对肉食性动物产生了恐惧感,他们的生存需求遭受到了威胁,于是团体歧视就开始出现了——在火车上,草食动物妈妈告诫女儿不要和肉食动物坐得太靠近;或是以前的美国社会,对于同志议题不了解,觉得他们和异性恋不同,觉得他们很可怕、违反基督教义等等,就造成了许多的歧视;之前的台大 BDSM 社团审查事件,等等,我想就是出于不了解与恐惧、害怕、反感等原因,进而产生的歧视行为。
 
  事实上,除了公开的歧视之外,我们平时也会存在着许多刻板印象(stereotype),例如电影当中,兔子对狐狸总是抱持着戒心,父母不断告诫哈茱蒂:狐狸是一种危险的动物。在现实社会当中,我们也常常会对别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看动漫的人就是宅」、「爱打球的人都不爱读书」。
 
  二、为什么会有这些刻板印象呢?
 
  原来是因为我们大脑的认知功能有限,如果我们大脑必须要储存大量的信息,那势必脑容量会爆炸,恐怕得和 Alphago 一样装个 1200 核心才够。为了避免这样的窘境,所以我们会把相似的信息储存在一起,例如当你听到三国志当中「张飞」这个角色时,你一定会想到粗鲁、粗心、壮汉这些词,如果今天告诉你,其实张飞是一个很细心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很不搭。正因为我们大脑储存信息的方式,本来就会采取建立档案的模式来储存,因此必然会有一些刻板印象存在,甚至当出现反例的时候,我们还会刻意地忽略掉这些反面的信息,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牡羊座很冲动、双鱼座很细腻,尽管星座研究在统计上和人格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还是都深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因为我们会透过肯证偏误(confirmation bias)的方式,刻意忽略掉不支持我们信念的证据。
 
  另外,这部电影也探讨到了基因能否决定一个人的议题。其实这个议题早在心理学界争议已久,目前的看法是,有些部分是基因决定的比较多,有些部分是后天决定的比较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用一个人的基因断定一个人,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是值得探讨的:
 
  1、个体差异
 
  我们常常会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男生比较适合读理工,女生比较适合读文科,确实就数理能力而言,男生普遍比女生来的强;但是别忘了人们之间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在女生当中理工比较强的那群人,确实具有比一部分男生更好的数理能力,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断定所有女生都不适合读理工。
 
  2、后天努力
 
  现在的心理学,已经不再采取基因决定论的方式来看待人了。比较常见的看法是基因、环境、个体三者共同交互影响,形成一个人的整体。因此,除了基因的因素之外,环境的好坏以及个人的信念都是重要的。就好像哈茱蒂靠着后天的个人努力,考上了警察一般,即使先天不具有优势的人,有时候也能凭着自己的努力来达成目标。
 
  除此之外,根据生物学的研究,我们有某一个基因,并不代表那个基因会被表现出来,因为基因外面有一个蛋白质开关,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决定是否要启动该基因,也就是所谓的外遗传(epigenetic) ,因此,我们的基因会不会影响到我们,有时候是会受到环境影响的,而我们人又能够选择、甚至去创造改变我们的环境,因此不必然会受到基因的控制。就好像片中的研究,最终他们找到解药,解救了被兽化的动物,即使他们野性的基因依旧存在,但是他们却不再表现出来了。
 
  3、标签理论
 
  哈茱蒂在接受采访时,用了一句「他们的DNA决定了他们会变野蛮」,这是一句非常危险的话。因为我们的刻板印象与歧视,常常在他人身上贴上了标签,而根据心理学当中的卷标理论,这样的卷标常常会让当事人做出他们被标签的行为。
 
  标签理论认为,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常规的行为,此时我们称之为「原始偏差行为(Primary Deviance,或称初级偏差行为)」,但人们并不会因此就走上犯罪的生涯,因为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就好像小男孩有时候会去拉小女孩的头发、掀小女孩的裙子一样,只是调皮捣蛋而已。但若是此时,我们把一个「坏小孩」的标签强加在他们身上,反而让他们遭受极大的社会压力,甚至自暴自弃,「反正大家都觉得狐狸会干坏勾当,那我就当个坏人算了」,在剧中的狐狸胡尼克如是说。因此,这些被贴上标签的人,他们的偏差行为有可能会越演越烈,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继续犯下「衍生偏差行为(Secondary Deviance,或称次级偏差行为)」,成为真正的犯罪者。
 
  我们总是谴责犯罪者,但殊不知这个社会上有多少的罪犯,都是在人们的标签与刻板印象塑造出来的呢?胡尼克心碎与冷血的背后,不知道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而我们有意无意地批评别人,让许多人必须要和他一样,藏起自己受伤的心,冷淡与无情的面对这个世界,虽然外表看似有自信,但内心却是脆弱而受伤的。
 
  4、单一解释的风险
 
  有许多研究成果,只用了单一的解释就断定一切,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作法,例如在过去,心理学家就发现男女生的大脑大小是不同的,男性大脑显著大于女性,但是当时他们并不敢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因为这势必会遭受女权运动者的批评。但是,大脑大小的差异,代表着男性比较聪明吗?其实并不能这样说,男女大脑大小的不同,是演化下所造成的结果,一方面男性普遍比女性高壮,第二方面,男女大脑本来就具有不同的功能,男性只能一次专注做一件事情,而女性则是比较能够多任务处理,同时完成许多的任务。因此,男女大脑的差异,并不能解释为男生比较聪明。同样的,哈茱蒂在片中莽撞地说出「他们的DNA决定了他们会变野蛮」这句话,也犯了同样的谬误,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对立。
 
  5、测验设计上的问题
 
  有许多时候,测量性格、性向等等的测验,本身就具有一些设计上的问题。例如过去有研究指出白人智商比黑人高,就是因为智力测验的题目设计对白人较为有利,因此,在进行推论时,若是贸然地进行诠释,也是非常危险的作法。
 
  6、同理心
 
  事实上,正如同演化所说的适者生存,每一种留存下来的基因,都必然会有其用途,只是我们能不能把自己善用在正确的位置上罢了。电影《我心中的小星星》就是在诠释这一件事情,我们需要的是同理与支持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帮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所长。
 
  三、逆转偏见
 
  最后,我们该如何消除歧视与偏见呢?1954 年夏天,心理学家 Muzafer Sherif 与同事带了两组小孩子参加夏令营。他们刻意操弄这两队团体竞争,果不其然,双方马上就开始相互谩骂与攻奸,甚至半夜袭击对方的帐篷等等。但是,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些共同合作的目标,必须要双方协力合作,才能得到最后的成果,便成功消除双方的敌意,让他们相互成为朋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若是要消除彼此之间的偏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彼此追求共同的目标,让他们成为命运共同体。而这就有赖于权威者的帮忙了,像是本片的结尾,哈茱蒂运用她的影响力,使得警局成员团结一致,成为一个和谐的团体。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学校老师能够透过团体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经营、球队教练透过团体的共同目标鼓舞球员练习,都是很棒的逆转偏见的方式。
 
  我想,我之所以这么喜欢《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正是因为它触动到了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多么希望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尊重并包容所有和自己不同类的人;而不是因为不了解、害怕、和自己不一样等等,就给对方贴上奇怪的卷标,从而制造对立与压迫。
 
  (作者:佚名 | 来源:心理Kr)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