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共情”首先就是一种我们直接在情感上去感受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它使得一个人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人的内心状态,并使人据此决策。我相信,那个把露在外面的西瓜瓤切掉扔掉的人,绝非不知道这些切掉的部分也可以卖钱。而是他知道,这些西瓜有可能让人拉肚子,这感觉也很不好。 ---www.tspsy.com
《果壳阅读·第六日译丛:共情时代 》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书名:果壳阅读·第六日译丛
开本:32开
页数:32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7-01
一、编辑推荐
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2007年《时代周刊》百位最有影响的世界名人,荷兰动物学家德瓦尔,在黑猩猩中研究人性,他的结论是:道德不需要宗教。就像黑猩猩安慰失败者一样,我们要安慰他人,需要了解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也就是具有“共情能力”。本书德瓦尔再一次证明和发展了《黑猩猩的政治》中的观点:道德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东西,“它是进化的产物。”
二、内容推荐
贪婪已经过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自私吗?当我们从生物性的角度评判社会问题,我们往往基于人类自私的属性,但我们不该忘记,人类天性中同时有另一些特质,将人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调整彼此的步调,关怀弱者,帮助他人。因此,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植根于漫漫历史长河。本书记载了一个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对人类道德起源问题引人入胜、浅显易懂的考察,它挑战了一直以来人类对该问题最基本的假设。
三、作者简介
弗朗斯·德瓦尔:荷兰著名的心理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现为美国艾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之后相继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当今世界具有巨大影响的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以及目前在世的全球最伟大的十几个科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黑猩猩的政治》、《类人猿与寿司大师》、《灵长类动物如何谋求和平》以及《人类的猿性》等。
三、媒体评论
关于人类善行的生物学根源,本书提供了重要而又及时的信息。
——德斯蒙德.莫利斯,著有《裸猿》三部曲
看完这本书,你大概能意识到,人类是多么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动物。我们不但可以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人的快乐而快乐,我们也可以为了他人的痛苦而快乐,为了他人的快乐而痛苦。在灾难和异族面前我们相濡以沫,一旦天下太平我们又相忘于江湖或者相互厮杀。如此极品,却又如此科学。这本书不但可以让你坦然接受内心的黑暗杀人越货,还可以让你不做作不矫情的释放光明学习雷锋。
——周欣悦,中山大学心理系教授
在德瓦尔老爷跟着一群群黑猩猩过日子的这些年月里,他见证了灵长类波澜壮阔的本性,见闻比我跟着一群群人拍戏的这个过程有过之而不及。这本书谈的是共情,又称同理心
四、在线试读
在一家嬉皮风的餐馆外,我终于见到了我的偶像。我朋友们都说,这地方常有好莱坞明星出没。那天我们正在用晚餐,四周突然黑了。大家纷纷散到街上,结果我发现站在旁边抽烟的就是一个著名的电影明星,我们东聊西扯,还说我们落在餐馆饭桌上的饭肯定都凉了。多亏了2000年那次加州大断电,我才有幸一睹明星风采。15分钟后,人们回到餐桌旁,一切看似恢复正常,但刚才发生的事真让人永生难忘。
别误会,我指的当然不是撞见明星,而是亲眼见证了贪婪的资本主义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戏。这都要感谢德州的安然能源公司,它们发明了一种搅和市场的新方法,那就是人为制造能源短缺事件,好让市价飙升。那些连着呼吸机的人怎么办?困在电梯里的人怎么办?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社会责任"四个字根本不在安然公司的字典里。他们可是听从了弗莱德曼的教导,同时别出心裁地借鉴了大自然的智慧,使计策锦上添花。该公司的前CEO杰夫o斯基林(Jeff Skilling)--当然他现在正蹲在监狱里--是理查德o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大粉丝,他曾特意效仿"自然的法则",在公司内部煽动你死我活的竞争。
斯基林组织了一个同行评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名字--"评级与封杀"。委员会根据员工表现为他们评级,最好的为1,最差的为5。得5的就被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每年这样被裁掉的员工高达20%,不仅如此,这些人还不能悄没声儿地溜,他们的个人信息得先被放在网站上示众,供他人嘲弄。在此期间他们先被流放到所谓"西伯利亚",意思是说他们有两个星期时间在公司内找到其他职位。如果没找到,那对不起,请自谋生路。斯基林的委员会遵循的理念是,人类这个物种只有两种基本的驱动力,那就是贪欲和恐惧。反复不停地说,人们就对这句话信以为真,觉得自己本心就是如此。为了在安然公司内安然生存,员工能毫不手软地对同伴使出必杀技,结果,整个公司就是内部尔虞我诈,对外贪婪剥削。这样的公司终究没法长久,2001年,公司走向了全面解体。
我们生存的大自然就像一本《圣经》,从宽容忍耐到党同伐异,从大公无私到贪得无厌,不同的人读它,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我们却该意识到,生物学家讨论"竞争",未必说明他们倡导竞争;说基因"自私",并不意味着基因真有自私的性格。就像我们说"愤怒"的大河,"博爱"的阳光一样的道理,一种比喻罢了。想想基因是什么,它们就是一小坨DNA,最多可以说它们自己懂得给自己"促销",促销成功的基因,让携带者活得更爽,从而让自己更多地传递下去。
斯基林读了"自私的基因",成了这个说法的虔诚信徒,可他却幼稚地以为,既然我们的基因都是自私的,那就注定我们本人也是自私的。这样断章取义的人可不只他一个。"自私的基因"说法之父道金斯曾来到我工作的高塔。从这里,我们俯瞰我研究的黑猩猩。经过一番争论,他也同意他本意并非如此。
我可能需要先说明一下,道金斯和我已经通过写作互相质疑多年。他曾经批评我过分夸张动物的善意,我也不客气地指出他的比喻太容易使人误解。你或许会说这都是正常的学术争论,不过在他来到耶斯基野外站之前,我心里还真打鼓,担心场面会很冷。道金斯是为了做一个英国系列电视节目来的,系列节目名叫"天才达尔文"。制片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先行抵达,好做准备拍出一种不期而遇的效果,道金斯回头要开车过来,走下面包车,朝我走,同我亲切握手问候,然后和我一起走去看我的黑猩猩。我们按照这一套表演了一番,尽管以前实际上见过面,还是非常配合地装作素未谋面的样子。为了打破冷场,我和他聊了几句佐治亚州的特大干旱,告诉他说我们的政府官员刚带头举行了一个通宵祷告仪式,在州议会大厦门口台阶上祈雨。听到这些,这位坚定的无神论者情绪明显高涨,我俩都感叹这真是绝妙的巧合,天气预报刚说要下雨,官员们就安排了这场仪式。
我们在基地站高塔上进行的那番讨论可真是千真万确的冷,不过不是我担心的那种冷,而是因为佐治亚州迎来了罕见的大降温。道金斯非常不"自私"地把水果抛给下边的猿猴,我们也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毕竟有相似的学术背景,只要不演绎到人和动物的实际行为动机,我可以坦然接受基因自私的说法;而道金斯也同意,包括真心的善意行为在内的所有动物行为,都有可能是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能给基因携带者带来好处,所以就顶住了选择压,被保存下来。简而言之,我们的共识就是:演化的驱动力和实际行为的驱动力是有所区别的,就像教堂和政府的区别那么明确--除了滑稽的佐治亚州之外。
交谈愉快极了。我们还就两个角度分析动物行为的方法达成了共识。将之用在善意举动和利他行为之前,我先举个简单点的例子让你热热身。我们先来看色觉。科学家认为,灵长类祖先需要辨别果实是否成熟,因此演化出了分辨颜色的能力。之后,这个能力还可以用到其他地方。我们能更好地读地图,看谁脸红了,或者为上衣选一双颜色相配的鞋。这些用处都已经和挑水果没关系了,但那些代表熟果子的红色和黄色仍然能够让我们兴奋起来,也正因为此,红绿灯、广告和艺术品都喜欢使用这类颜色。另外,我们默认绿色代表"自然",因此这个颜色能令我们平静,甚至感到乏味。
动物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由一个原因演化出来,然后被用在其他方面。比如有蹄类动物的蹄子,生就为了在坚硬的地上奔跑,但也可以用来猛踢逼近的捕食者。灵长类动物的手,本来的作用是抓树枝,可婴儿也用它们攀住母亲。鱼长嘴是为了吃饭,但慈鲷鱼把鱼苗吞在嘴里保护起来。动物行为也是同样的道理:每天重复进行的行为,反映的未必是它原本的功能。可以说,行为的动机具有自主性。
最好的例子就是性行为。从生物学上来讲,我们的生殖系统和性冲动毋庸置疑是为了繁殖后代演化出来的,但是大多数人在做爱时都不会琢磨着这个"长远目标"。在我看来,性行为的主要动机是获得快感,可在最近美国心理学家辛迪o麦斯顿和大卫o巴斯进行的一项调查中,人们竟提供了无数让人大开眼界的理由,比如"我想让男朋友高兴"、"我需要来点儿精神",甚至还有人说"我们没别的事儿干了",或者"我就是好奇她在床上什么样儿的"。如果连人在做爱时都不想着繁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发明出事后避孕药这种东西),那动物就更没法想了,因为它们压根儿不知道性行为和生殖有什么关系。动物发生性行为是出于互相吸引,或是由于它们从哪儿得知了性的快感,绝不是因为想生下一代。因此,性的驱动力和性行为存在的根本原因之间,压根没有关系--这就是我前边为什么说行为的动机带有自主性。
……
五、精彩书评
一个瓜瓤的故事
在很多年前的一个夏日傍晚,我曾在一个公交站焦虑地等着公交车。但那车迟迟等不来,让人越发难受。无所事事之时,四下张望,看到一个西瓜摊上,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在拿出半个西瓜,仔仔细细地撕下保鲜膜,然后用刀又仔仔细细地把露在最外面的一层西瓜瓤切掉。再把剩下的瓤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形状,然后用塑料碗装起来,一小碗一小碗地卖给被天气热坏了的路人。
在那个场景里,最让我感动的,便是那个把露在外面的西瓜瓤切掉的动作——来来往往的路人其实不会在意这个动作,而切掉的瓜瓤其实也可以卖出价钱,那么他这么做,其实更应该是为了希望自己的西瓜不会吃坏路人的肚子。他或许求的,只是自己的心安罢了。
我再次想起这个场景时,是在阅读《共情时代》这本书时。书中引用了大量来自动物实验和人类行为的案例试图说明,在基于功利计算的“理性”之外,我们仍有另一种传承自生物演化,同时也帮助我们不断进步的能力,那便是共情(empathy)。
具体而言,“共情”首先就是一种我们直接在情感上去感受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它使得一个人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人的内心状态,并使人据此决策。我相信,那个把露在外面的西瓜瓤切掉扔掉的人,绝非不知道这些切掉的部分也可以卖钱。而是他知道,这些西瓜有可能让人拉肚子,这感觉也很不好。
或许你会觉得,这不过就是常识而已;又或者,孔老夫子不也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但常识在很多时候,很容易被丢进垃圾桶里。例如书中就叙述了曾经震惊世界的安然财务造假丑闻。作者指出,安然的丑闻实则首先来自其前任CEO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对人性之中“自私的基因”的盲目崇拜,在企业内大搞各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并试图通过在企业内建立“丛林法则”而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放弃了对于规则的内在遵守,并在不被发现时尽量选择背离规则的约束而粉饰业绩。最终,曾经达到数百亿美元总市值的安然公司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沦为了“欺诈”和“堕落”的代名词。
而类似的故事在今日也在不断上演着,当我们看到无数的企业叫嚣着床垫文化、加班文化、拼搏奋斗将数不清的员工变成了代码民工、广告民工、写字民工和流水线民工时,他们其实就是在试图以所谓“自私的基因”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可问题是,一旦企业的发展步入需要以大规模协作进行边际上的创新的阶段时,“自私的基因”就不再能够支撑这一治理结构。企业的头头脑脑们寝食难安辗转反侧,但就是找不到问题的所在。但在我看来,答案其实就在那个切了一些西瓜瓤小贩身上。
人与人是狼
曾有一个同学在午间的休息时说他父亲告诉他,这个社会其实就是“相互利用”——我利用你,你利用我,所以做人其实要自私一些才能存活在这个世上···我当时几乎是“怒不可遏”地咒骂其这种世界观来——如果你只能活在利用之中,那这还是生活么?
生活越是久了,我们就越发看到各种看似验证“人与人就是相互利用”的命题——从苏丹红到臭肉,中国人不知道已经吃下了多少不断丰富着我们体内的元素周期表的物质。事情多了,人也就开始有那么点麻木了。人们苦笑着看着这个讲求理性的现代化是如何让现代性反噬了经济增长带来福利,却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共情时代》中同样提出了这个命题,并且引用了霍布斯“人与人是狼”的说法进行了描述。作者随之以许多来自动物界的观察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辨析,并指出在所谓的理性之外还有另一个潜藏于人类本性之中的合作习惯,使得我们能够合作起来去生活得更轻松。而那种认为生活就是一场狼突豕奔的战斗和竞赛,而其唯一的目的便是个人的成功与成就时,它便已经背离了人本身的特性与状态。而对任何一个基于我们的天性的状态的刻意否定,都有可能收到我们原本不想要的结果。
这只是一种状态
书中分析的共情有许多个层次,细细看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作为人的各种细节。从“情绪感染”开始,到“感同身受”再到“定向帮助”,一层又一层不断丰富的共情机制构成了我们作为人的另一面区别于理性计算的部分。但这并不等于共情就能成为理性所带来的问题的万能良方。因为理性和共情一样,都是内化于人的内心活动而存在的一种机制。如果我们用触发人的理性的相同机制去试图触发“共情”的属性,那么同样也会形成不好的结果。
譬如古代的酷刑,其实也是基于“共情”中的某个层次的机理,使得施刑者懂得如何将受刑者的痛苦最大化。更进一步的是,作为统治者的施刑人,更会运用这种痛苦所带来的恐惧,再伴生着一种冠冕堂皇的伟大叙事,从正面和反面,共同去建构耀目而残酷的极权政治。所以,共情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一定是一个温情脉脉的美好世界,也可能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小结
人类最近数百年取得的进步,其实可以看作“熵”与“共情”不断缠绕着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充满风险的浩瀚大海不断吞噬着人们对它的想象时,或许就有那么一位轻装的少年,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狭小的木船,向人们招手,让他们一同去探索那未知的大海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值得生命去体验的精彩···
是故,身处当下,当身边一只又一只的狼飞奔过去,越发惨淡的周遭让人不再拥有希望时,阅读此书是否可以让读者了解——
人的多样性,其实可以让人遇见更美好的自己。(文/石头时代 )
六、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物学 自私或温存
第二章 别样的达尔文主义
第三章 身体的对话
第四章 设身处地
第五章 屋里的大象
第六章 公平即合理
第七章 弯曲的木材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文/佚名 来源:唐山心理咨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