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案例分析】同性恋是心理疾病吗?

发表于 2014-04-02 14:27
  
  心理导读:有人说,LES是两个女人的爱情,一个女人,爱上另一个女人,这里的两个女人,都是有女性情结的lesbian 。女性情结指的是一位女性,迷恋同性身上的女性特征,同时也喜欢自己身上的女性特征,对男性特征没有感觉,无法对异性产生爱意。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同性恋是心理疾病吗?

 同性恋是心理疾病吗?
 
  今天中午去超市买东西,在挑选饮料的时候遇到了两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其中的一个女孩打扮很靓丽,跟一只漂亮的蝴蝶一样,背着一个很时尚的双肩包;另一个女孩打扮比较中性,齐耳短发,黑色衬衣,黑色休闲裤,一双浅色运动鞋。两个人在一起挺开心的,偶尔会有一些亲昵的动作。直觉告诉我,这两个女孩是一对LES情侣。因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因,有时候我也会处理同性恋的个案,看的多了所以直觉会更敏感一些。
  
  1、女同的角色扮演
  
  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LES情侣(有时候也称作拉拉) 当中,会有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的问题,而她们一般会用“顶/底”关系进行描述,顶属于主动方,底属于被动方。如今对拉拉圈中“顶/底”关系比较普遍的说法是:“顶”即为T,“底”即为P,也称为婆。小顶为相对强势的一方,而小底为相对温柔的一方。一般在圈外人固定印象中,小顶都是短头发,比较喜欢中性穿衣打扮,给人干练的感觉。而小底一般都是长头发,温柔动人。这个名词的由来,是因为拉拉情侣双方一起在做亲密的动作行为时,主动方小顶一般在顶上(上方),而被动方小底一般在底下(下方),所以衍生出这么一个形象的词汇。
  
  我们上面提到的是相对典型的,所以比较容易的区分,而更多的女同属于H类(不分型),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我们无法从服饰和装扮上看出来,这种关系更开放和随意一些。圈内有人称这种关系才是真正的LES,原因是TPH的角色划分,已经背离了女同性恋文化的本质,是独立于女同性恋的另一种文化,所以TPH的角色划分不属于女同性恋者的做法。
  
  有人说,LES是两个女人的爱情,一个女人,爱上另一个女人,这里的两个女人,都是有女性情结的lesbian 。什么是女性情结?女性情结指的是一位女性,迷恋同性身上的女性特征,同时也喜欢自己身上的女性特征,对男性特征没有感觉,无法对异性产生爱意。有些女人既可以爱上女人,也可以爱上男人,这些女人不是女同而是双性恋。还有一些习惯称呼自己为“男人”,不认可自己性别,喜欢打扮得性别不分的人群也不是lesbian,而是性同者。
  
  2、同性恋的成因研究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科学界还没有共识,虽然很多研究发现,基因、激素、成长环境、社会和文化影响等对性倾向有作用,但是直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关键的证据。现在公认的理论模型有两个,一个是本质主义论,另一个是酷儿理论。本质主义相信性取向为天然固定,也就是有同性恋基因决定的。最有利的证据就是,在动物界同性恋是普遍现象,加拿大生物学家布鲁斯·贝哲米[1] 在1999年发表了一分有关检阅接近1,500个动物物种同性恋行为的文献,涉及物种从灵长目到棘头动物门,对其中500个物种又有更详细的介绍。
  
  但酷儿理论[2]认为性别认同和性倾向不是天然的,而是通过社会和文化过程形成的。酷儿理论使用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和性别研究等手段来分析和解构性别认同、权力形式和常规。他们认为后天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心理咨询工作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的。
  
  在同性恋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假性的同性恋者。心理学认为,有同性倾向的人不一定就是同性恋,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是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介入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如果是出于好奇或受别人影响介入同性性行为的,大多是暂时的,所以这类人不纳入同性恋的范畴。
  
  3、同性恋的社会接纳度
  
  同性恋是极具争议性的,自由主义者及性解放运动人士形容同性恋为一种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标签。同性恋曾经被认为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但不被自由主义者认可。由于文化传统或者宗教信仰等方面,同性恋被认为是不可以接受的,从古到今一些国家甚至对这一群体产生恐惧、排斥乃至憎恶,有中立者不恐惧同性恋,但对其诉求有所批判及质疑。
  
  据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3](Pew Research Center)针对全球同性恋接受程度的最新调查显示,北美和欧洲各国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为全球最高,美国和加拿大的受访民众认为社会应该接纳同性恋的比率分别为6成及8成。而中东地区则最低,仅以色列有40%受访者认为社会应该接纳同性恋。亚洲地区澳大利亚和菲律宾接纳同性恋的程度最高,分别是79%和73%,日本为54%、韩国为39%、中国21%。皮尤研究中心表示,在人们生活中宗教不占主要地位的若干国家,同性恋普遍受到民众接受,其中也不乏一些全世界最富有的若干国家。相对的,在一些宗教性较强的贫穷国家,只有极少数民众认为同性恋应该被社会接纳。
  
  此外,调查也发现,年轻一代比老一辈更能接受同志族群。以日本为例,有54%受访者支持社会接纳同性恋,其中年龄低于30岁的受访者中,有83%表示接纳同志;而50岁以上受访者中,只有4成表示接纳同志。这项研究是针对全球39个国家3万7653名民众进行调查,以电话访问及面对面访谈进行调查,可信度达95%。
  
  4、同性恋不是心理疾病
  
  1996年9月,中华精神科学会设立CCMD-3工作组,重新制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计划在随后的几年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标准。新版CCMD在制订之前,有专门的课题小组对同性恋做研究,在对随机选择的51例同性恋者一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6人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帮助。2001年4月,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将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4]”的次条目下。
  
  性指向障碍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这是 CCMD-3纳入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主要原因。
  
  对此,时任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工作组组长陈彦方教授解释:“我们认为同性恋性行为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从而和世界卫生组织第十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保持一致。” 他还指出,CCMD-3里的“同性恋”和社会上普遍指的同性恋有些不同,因为CCMD-3的诊断对象只包括那些自我感觉不好并希望寻求治疗的同性恋者。“在新的标准中,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不安并要求改变的人才被列入诊断。”
  
  中华精神科学会在2001年对CCMD的修订,被认为是中国同性恋非病理化的重要标志。
  
  世界卫生组织驻美洲的办事处,泛美洲卫生组织于2012年5月17日 就性向治疗和尝试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发表一份用词强烈的英文声明《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治疗("Cures" for an Illness that Does Not Exist)》 [5]。声明强调,同性恋性倾向仍人类性向的其中一种正常类别,而且对当时人和其亲近的人士都不会构成健康上的伤害,所以同性恋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或不正常,并且无需要接受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在声明中再三指出,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不单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效果,而且没有医学意义,而且这种治疗行为会对身体及精神健康甚至生命形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亦是对受影响人士的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的一种侵犯。世界卫生组织发表该声明提醒公众,虽然有少数人士可以能够在表面行为上限制表现出自身的性向,但个人性倾向本身一般都被视为个人整体特征的一部分和不能改变;所以,阻止采用那些视同性恋为“偏差”或“选择”并且因而可以透过“意志力”或“治疗”去改变的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5、参考资料
  
  [1]  Biological Exuberance: Animal Homosexuality and Natural Diversity(生物界的姿彩:动物界的同性恋和自然界的多样性),布鲁斯.贝哲米(Bruce Bagemihl)著;St. Martin's Press 1999年出版;ISBN 0-312-19239-8
  
  [2] Bruce Bawer 1996,《Beyond Queer. Challenging Gay Left Orthodoxy》,纽约 ISBN 0-684-82766-2
  
  [3] Pew Research Center    
  
  [4] CCMD-3 性指向障碍诊断标准     
  
  [5] WHO/PAHO:.CURES.FOR AN ILLNESS THAT DOES NOT EXIST   
  
  (文/周雷 部分资料来自 维基百科 )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